当前位置:首页  安财要闻

【安财这十年•献礼二十大】聚焦学科内涵式发展 助推高质量人才培养——学校新时代学科建设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2-10-11浏览次数:1136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生命线,不断整合学科资源、凝练学科方向,深化综合改革、激发生机活力,聚焦一批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成果接连取得突破,为建设多科性特色高水平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谋划,因时而变完善制度体系

学科建设水平是决定高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的主要因素,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长期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全力扶持优势、突出强势、抢占学科制高点,为学科建设注入强大的发展活力。学校成立天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天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高峰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出台系列制度文件,加强对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建设与管理,保障重点优势学科优先发展。按照“明确目标、定期评估、动态调整、扶强扶优”的发展原则,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撤销专门史、农业经济管理、情报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撤销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工程管理、公共管理、审计、艺术、新闻与传播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的相关要求,学校不断强化落实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主体责任,针对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建立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分类评聘、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导师动态选聘制度,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强研究生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制度,落实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责任。

多措并举,推进学科建设再上台阶

引育并举,打造人才高地。学校依托优势学科,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力度,逐步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活力的学术团队。现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4人。

厚积薄发,学科实力突出。2020年应用经济学获批安徽省高峰学科Ⅱ类,工商管理、统计学获批高峰学科Ⅲ类;20225ESI工程学科首次进入全球排名前1%,实现学校ESI1%学科零的突破;20229ESI社会科学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相关研究已具备较高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学校正在稳步形成安徽一流、全国知名的优势特色高峰学科群。

彰显内涵,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学校建立并持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促进综合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和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高水平、有特色、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全面提升我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学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计划十年间共立项3181项,结项1051项;学校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共立项178项;学校研究生学术论坛迄今为止连续举办十届,已成为全国财经类高校的一项品牌活动。依托“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学术论坛”等项目,学校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能力明显增强。研究生共发表高质量优秀科研成果731项,其中校定A级期刊37篇,校定B级期刊138篇,校定C级期刊557篇。十年来,我校在省学位办组织的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基本合格。2018年,学校制定考博激励办法,2018-2021年我校硕士研究生考博成果显著,共85人考取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境内外高校。2021年,学校将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增加2个必修学分的学科竞赛课程,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在实践中全面提升我校研究生综合素质。2021-2022年间,研究生学科竞赛取得喜人成绩。第八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研究生创造两金两银十五铜的优异成绩,其中两个金奖项目成功入围全国决赛;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研究生团队荣获全国一等奖,创造我校在该项赛事的最好成绩。截至20229月,我校已累计培养9082名硕士研究生,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学校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永不气馁的精神,真抓实干,把责任内化成斗志,把斗志转化成攻势,把攻势凝聚成优势,把优势打造成高峰,继续抓好学科建设这个“龙头”,引领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撰稿:研究生院 程修刚 杨晓庆;审核:研究生院 宋马林)


返回原图
/